网站首页 人大概况 工作动态 乡镇人大 重要发布 监督视窗 代表工作 会议专题 理论调研 自身建设 法治聚焦 人大文苑
今天是:
信息详情
关于紫阳引领返乡人才创业创新的调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志贵 编辑: 时间:2017-05-11 14:43:08 点击数:105791

构筑“双创”新高地

              ——关于紫阳引领返乡人才创业创新的调查

  紫阳,是劳动力资源大县,同时也是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县。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早起步、九十年代快上路、世纪之交迈大步、新世纪轻车熟路。历经30年的变迁和两代人的更替;从“中国秦巴山区扶贫世行劳务项目”、“推进西部开发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返乡创业”三大项目的实施到全国首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及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的创建。积极探索并积累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成功经验、造就了一大批有市场经济头脑、有一定积累资本、有自身创业能力的成功人士,已成为紫阳创业就业的一大宝贵财富。该县紧扣“产业强县”发展,实施“五个一批”战略,积极鼓励一批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带回一笔资金、引进一批技术,扶持一批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带动一批产业,吸引一大批城乡劳动力就业、造就一方百姓安身立业,引领脱贫致富,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发展。

紫阳“双创”基本情况

   紫阳县位于陕南秦巴山区,汉江上游,大巴山北麓,因道教南派创始人张伯端(道号“紫阳”)在此面壁悟道而得名,意寓“紫气东来、阳光普照”。止2016年底,全县国土总面积2204平方公里,辖17个镇,175个行政村.总人口34.2万人,农村劳动力18.28万人,富余劳动力9.1万人。过去五年,成功创建了省级农民工回乡创业示范县,打造创业示范镇4个,创业示范镇3个;全县累计新增城镇就业9388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6580余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2万人次,创劳务收入近50亿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亿元,扶持8000余人成功创业。通过各项优惠政策使5.5万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与此同时,紫阳充分发挥紫阳独具特色的富硒资源优势,以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蒿坪硒谷工业园、紫阳开源实业等为依托、加大对以茶叶为主的系列富硒产品开发。近两年累计安排财政资金2000万元分别用于大学生发展电子商务和扶持创业。通过互联网+富硒资源,引导大学生创业、引领农民精准脱贫快速致富。于2015年9月组建升级建设了8000平方米的县级电商创业服务(孵化)中心,在9个镇建成镇级电商服务站,形成45个村级电商扶贫示范网,初步构建了连通县镇村三级服务网络;先后组织电商培训2000人次,两年累计实现线上交易额突破2亿元大关。电商创客林红梅利用利用紫阳籍大学生、外出务工人群等家乡情怀作为纽带,通过微博、微信、QQ群建立38个微社团开创了一条符合紫阳县情实际的全新电商“微营销模式”创立“紫阳十万微商大军”。全县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解决脱贫人口达5000多人。受益人群超过8000人,从而使该县搭乘互联网时代列车驶入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和紫阳经济发展的“高速路”。去年紫阳被国家商务部等部委正式确定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创业创新具体措施

   紫阳抓住全国首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和农民工等“返乡创业”试点县的重大机遇,按照“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工作思路,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一是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按照县政府的工作部署,重点组织实施修脚足疗、电子商务、特色烹饪等“五大技能”免费培训,按照包吃包住包安置、免学费免食宿费、补贴交通费、稳就业稳收入“三包两免一补两稳”优惠政策,采取“订单式”定向培训方法,近三年共开设10余种专业、168个班次、培训1.66余万学员。根据后期跟踪回访统计,培训学员就业率在70%左右。

二是搭建基层创业平台,通过建立基层创业就业服务平台,打造紫阳县电子商务服务创业孵化和紫阳县蒿坪镇双星社区农贸市场创业孵化“两个基地”,创建了向阳、蒿平、红春三个镇级创业就业服务站和城关四社区、向阳居委会、蒿平镇社区以及王家河村等8个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启动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

三是提供优惠政策服务,按照重点扶持500户个体工商创业示范户、1000户林下种植养殖业大户、100户小微企业、10户劳动密集型企业和“1对1”的帮扶(就业扶持“五个一“)扶持创业的工作模式,对当年新招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失业人员、复员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等达到现有在职职工30%以上且参加了职工社会保险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重点扶持。累计发放4亿元小额贷款扶持8000余人成功创业,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措施带动5.5万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四是“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大力实施人才引进计划,五年来累计新招录各类人才638人;2017年,紫阳落实安康市“百千万”人才工程,出台了2017年“22双百711”人才计划:建立紫阳发展智库,在全国范围内聘请20名专家顾问、计划招录教师200名、引进100名领军人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组织100名民营企业家等专业人才走出去培训学习、实施7000人免费技能培训计划,充分利用产茶大县富硒资源优势集中培训100余名茶叶技术师资骨干施茶产业10000人技能培训及推广工程。

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和能工巧匠应有的作用,全县能工巧匠444人,其中传统手工业231人(藤条编织130人),超过能工巧匠总人数的50%,其余工业82人、农业66人、建筑46、服务业19人。涌现出培训百名“绣才”的刺绣培训师曹爱林和独具匠心的“国际工艺美术大师”紫阳民间工匠石雕艺人黎成生等民间能工巧匠和乡土人才

 当前创业创新特点

从“凤还巢”到“创业潮”, 紫阳县已有3000多人返乡创业,创办各类经济实体3000多家,因此带动5万多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一大批外出务工者从“候鸟”变成了“归雁”,涌现出发展农村主导产业的“茶王”孙洪军、“全国优秀农民企业家” 康俊钦、返乡创业固守本土发展养殖业的“鸡司令”龙伦增、“安康山野猪养殖大王”全国“创业之星”覃沛亮、电商王子“互联网石榴销售大王”李申军等创业明星以及王思兰、王自维、曹爱林等500多名妇女创业带头人。去年,紫阳被国家发改委等10部委批准为全国首批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这是继紫阳获全国首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后该县引领城乡劳动力由“打工潮”向“创业潮” 、从有序有效流动转移到返乡创业创新的重大历史性转折。

工厂办在家门口、解决就业“三留守”,近年来,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纷纷回乡创业:紫阳红椿镇盘龙村福建莆田钜源鞋业董事长唐毕刚在家乡红椿移民安置社区办起了钜服鞋厂,投资1.2亿元,年产成品鞋面120万双,开工即安置300多搬迁移民就业。紫阳高桥镇李远权放弃年进百万元的煤窑老板不做,先后注册5000万元成立了紫阳开源富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高桥裴坝村建起了开源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园区、移民安置社区、玉米深加工车间,并通过移民安置、土地流转、玉米种植、黑猪养殖、工厂上班、园区务工六种方式带动高桥10村420户1637人乡亲们就地就近就业从而走上精准脱贫攻坚快速致富的发展道路。特别是由公司自主研发的“紫阳味道”——“深磨坊”玉米营养餐系列产品的上线、上市与全县5万农户签订玉米生产订单协议,覆盖贫困户2万户贫困人口8万余人。占地2000平方米、投入554万元的蒿坪硒谷工业园的双星社区农贸市场农民工返乡创业孵化基地一次性容纳200余就业岗位覆盖人群达4000多社区居民。红椿钜服鞋厂质量总监赵华艳:我以前在广州皮鞋厂干了15年,月工资8千到万元,但最令我牵挂的就是家里两个娃娃和四个老人。现在不用为此发愁了,在自己家门口干老本行,工资每月可拿到4000元,上班能挣钱,下班有个家,既照顾了老人和娃娃又感受到回家时其乐融融的亲情温暖。

“紫阳修脚”成为悄然兴起的新兴产业,紫阳县高桥镇铁佛村的修脚创业成功人士郑远元,这个初中都没有读满,14岁就外出打工的山里娃,凭手中一把修脚刀从事修脚养生行业,经过几年的打拼,修(绣)出绚丽人生,一举成为“80后修脚创业第一刀”、“全国诚信企业家”和修脚养生行业的领军人物及业界精英并拥有遍布全国各地1400多家修脚连锁店的董事长,其员工超过10000多人,属下1700多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并脱贫致富。2016年郑远元的公司营业收入达15个亿,该公司积累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30多人。仅他所在的高桥镇铁佛村通过修脚足疗养生行业存款在100万元以上的创业成功的“小老板”就有200户,1000万元的20户,过亿的2户。紫阳县人社部门充分发挥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的政府公益效应和“郑远元修脚”的市场行业优势,倾情打造“紫阳修脚师”诚信品牌。通过订单免费培训1.3万余“紫阳修脚师”使10000多人走上就业岗位,月工资稳定在4000以上,人均年收入达5万元,一个“紫阳修脚师”一年揽回六年的农民纯收入。该县瓦庙镇的贺代兴2014年参加了该县人社局举办的第一批修脚养生技能培训班培训,结业后在“郑远元修脚”连锁店上班,刚开始,为顾客修脚一次只有20元的报酬,后来分别担任店长和福州片区经理,月工资在万元以上,现年薪已达100万元。紫阳在全国各地开修脚店的超过2000多家,因此带动从业人员1.8万人,年创收超过6亿元,超过该县财政总收入2.9亿元的2倍,支掌起紫阳劳务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该县领跑培训就业、脱贫攻坚的当家产业和创业经济、农村经济、县域经济的一大亮点。

“双创”存在的问题

近两年,紫阳的“双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具体问题。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紫阳的修脚产业经过近两年的发展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但由于是刚刚兴起的新兴产业,在相当层面上还存在认识上的差距;修脚产业的发展也不平衡;修脚培训中心没有专门的机构和工作人员,目前只是由县人社局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代管和抽调的兼职及临聘工作人员负责修脚技能等五大免费培训工作,直接影响技能培训的质量和其他相关业务的正常开展;至今县上尚未形成发展修脚产业的指导性文件和具体的实施方案,直接影响紫阳修脚产业的持续发展。

二是对乡土人才和能工巧匠尚缺乏相应的组织指导,特别是一些民间艺人因政策和历史原因造成身体上的残疾和生活上的贫困直接影响才能的充分发挥。向阳镇社区的曹爱林曾经免费培训100多名残疾青年,对紫阳民间刺绣手工业发展、残疾人的培训就业以及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特殊的贡献,而今双下肢全瘫的她本人坐在轮椅上还要承担一家三个残疾人的生活。连看电视了解紫阳新闻都成为奢侈,急待相关部门予以关注!

三是缺乏对民间乡土人才原创工艺品的保护,曾经荣获中华人民共国全国第三届奥林匹克书画艺术展金奖、中华大世纪风云人物、联合国技术促进会授于“国际工艺美术大师”、紫阳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紫阳民间工匠石雕艺人黎成生历时6年精雕细刻创作出大型浮雕六米长的《清明上河图》可以说是紫阳的无价之宝,据笔者了解,由于种种原因,该手工艺品而今已流入外地民间不知去向从而造成紫阳民间手工艺品宝贵财富的重大流失。

对紫阳创创新的建议

完善一个体系:完善以县创业就业服务为中心、镇社会保障为主体、村组(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为基础、社会中介力量为补充的引领创业创新就业服务体系。充分利用紫阳被国家发改委等10部委批准为全国首批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机遇,重点加强基层社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根据经济转型时期的市场人才需求和各类创业人士的家庭背景、文化技能、年龄结构、创业愿望积极引导城乡劳动力从盲目流动的“打工潮”到有序转移的“凤还巢”再向有效返乡的“创业潮”的历史性转变。积极探索激发本地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实现两个结合:充分发挥紫阳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技能培训与就业安置的“两个紧密结合”,特别是大力发展正在兴起并已成规模的紫阳修脚产业既破解职业技能培训招生和就业以及企业急需技能人才的三大难题又充分带动城乡劳动力安全转移就业、职业教育培训、创业创新、精准扶贫、引领农民脱贫致富、解决寻医难看病贵、发展养生文化和旅游休闲三产服务等多种行业全面覆盖、延伸产业链滚动发展、风险低投入少、短平快立竿见影的新兴产业。

强化四轮驱动:一是政策促动,用足用活用够国家和本地出台的扶持政策,通过扶持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脱贫攻坚等为各类创业创新人才创造宽松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部门联动、引到创业创新,构筑“双创”新高地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要整合组织人社、财政、扶贫等相关部门及乡镇已有资源,齐抓共管、形成联动机制。三是典型带动,紫阳的劳动力流动转移历经三十多年两代农民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造就了一大批有市场经济头脑有自主创业能力有一点资本积累的成功人士,要通过他们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发展。四是宣传发动,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微博、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涉及各类人才“双创”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权益保障等基本常识,为引领各类人才创业创新就业创造良好的舆论宣传氛围和创业环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紫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网址:www.zyrd.gov.cn
主办单位:紫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承办单位:紫阳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办公地址:紫阳县人大办公室3楼 邮编:725300
备案号:陕ICP备2021004765号